脾阴虚唇干,肝阴虚眼干,肾阴虚咽干,3个中成药,补足五脏津液!

随着岁月的流逝,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,慢性疾病也往往随之而来。这些疾病长期消耗着人体的气血津液,再加上经历了一整个冬季的干燥,水分散失较快,阴虚状态便可能进一步加重。

为了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,今天我就针对脾阴虚、肾阴虚、肝阴虚这三种情况,分别介绍一种中成药,帮助补足五脏津液,让身体从头到脚都得以滋润!

图片

1.脾阴虚唇干

脾主运化水液,是身体水分代谢的重要器官。当脾阴虚时,津液无法正常上达滋养嘴唇,唇部便会变得干燥起皮,甚至干裂出血。

脾阴虚的人除唇干外,一般还伴有饥不欲食,低热,四肢无力,肌肉萎缩,手足烦热,面色㿠白但两颧潮红,大便偏干、排出无力,腹胀夜间加剧等症状,可以参考使用玄麦甘桔颗粒来滋养脾阴。

2.肝阴虚眼干

中医讲:“肝开窍于目”。肝阴虚,津液不足了,我们的双眼就得不到津液的滋养,就会出现视力下降,视物模糊,干眼症,眼睛发痒,容易眼疲劳,老花眼,迎风流泪,畏光等各种眼睛的毛病。

图片

肝阴虚的人,一般还伴有头晕耳鸣、面部烘热或颧红、五心烦热、盗汗、午后潮热、胁肋隐隐灼痛、手足颤动、失眠多梦等症状,这时可以参考使用杞菊地黄丸来滋肾养肝明目。

3.肾阴虚咽干

肾主水,主管一身阴阳,当肾阴不足的时候就容易出现阳不入阴的情况,这时候体内就会产生虚火。中医讲:火性炎上,咽喉就容易出现干痛。

肾阴虚的人,一般还伴有腰膝酸软且疼痛,眩晕耳鸣,齿松发脱,遗精早泄,失眠健忘,动则汗出,形体消瘦,小便颜色黄且少等症状,可以参考使用归芍地黄丸来滋养肾阴。

下面结合一则医案来看看。

张女士,48岁。自诉一年前出现双眼干涩的情况,但并未引起注意,一个星期前双眼干涩症状加重,还伴有视物模糊,畏光流泪,不能久视,口干,睡眠欠佳等不适症状。

去医院检查,眼底检查未见异常,诊断为“干眼症”,通过治疗稍有缓解,但仍偶感不适,遂经朋友介绍来我处就诊。

图片

刻诊:舌尖红,苔少,脉弦细。综合情况辨证为肝肾阴虚导致的双眼干涩,拟杞菊地黄汤加味来补益肝肾,滋阴明目。

开方:熟地黄、生地黄、山萸肉、山药、枸杞子、合欢皮、牡丹皮、茯苓、泽泻、菊花、麦冬等。

按上方服用10剂后,患者表示双眼干涩症状减轻,口干及睡眠改善。于是我根据患者的情况,在原方基础上加肉桂、桑葚子续服。

服用7剂后,患者双眼干涩明显改善,无口干。为巩固疗效,续服7剂后停药,后随访1年,病情未再反复。

本文旨在传播中医药文化,中医讲究辨证医治,文中用药仅作参考,切勿盲目跟风用药,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